糕点类
1.西施糕:传说勾践灭吴后,范蠡辞别只可共患难、不可共富贵的越王勾践,劝说西施同行,在凤凰山下以牧读为业,教习乡人制作糕点,里人以西施而为糕点命名。制作西施糕时,选用凤凰地区出产的优质糯米,先把糯米磨成粉,放入糖,用水调和成干糊状,然后蒸熟、捣黏,在中间放进豆沙,面上铺上红绿果脯丝,再蒸一次。蒸熟后,将其切成菱形块。红色果脯丝代表喜庆,绿色果脯丝代表生儿育女、家族兴旺,甜豆沙代表生活美好、甜美。凤凰西施糕入口绵、糯、香,历来为凤凰地区办喜酒的必备喜庆点心。西施糕制作技艺于 2011 年被列为张家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- 定胜糕:定胜糕呈淡红色,松软清香,入口甜糯。制作定胜糕时,先将粳米粉、糯米粉放入盛器,加红曲粉、绵白糖和水拌匀,让其涨发 1 小时,然后将米粉放入模具内,填入馅与桂花糖,摁实,面上用刀刮平,然后连模具一起用旺火蒸 20 分钟左右,至糕面结拢成熟,翻扣在案板上取出,然后一对一上下对叠,即完成。传说定胜糕是南宋时,百姓为韩家军出征鼓舞将士而特制的,糕上有“定胜”两字,后就被称为“定胜糕”。另传,百姓为祝太平军出兵取得胜利,制作糕点,取名为“定胜糕”。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,定胜糕仍然流传下来,百姓为蒙蔽清朝官吏的耳目,将“定胜糕”改名为“定升糕”,还用野茄树的籽壳蘸上红颜色,在糕面上打个印记,暗指“天朝大印”,以纪念太平军。
(定胜糕)
- 海棠糕:海棠糕始创于清代,因形似海棠花而得名,甜嫩酥软、清香可口,深受凤凰及周边地区百姓喜爱。制作海棠糕时,首先用水将碱化成碱水,在花生油中倒入水,调和成水油。然后将赤豆、白糖、花生油混合制成豆沙馅心。随后,将猪板油切块并加入白糖,再用冷水将面粉拌和成浆,随后掺入老酵,加适量碱水搅匀。将海棠糕模具放在炉火中烧热,刷上少许水油,将面浆和豆沙倒入并撒些黄瓜丝,烘焙数分钟后,在另一铁板上撒上白糖,并将糕挑出来,面朝铁板,底朝上,等铁板上的白糖深入进去后,再用铁盘将糕翻过来,即完成制作。